北京在吸引人才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?
文章發布:尚賢達獵頭
時間:2019-01-22
瀏覽次數:4463次
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在政府工作報告時說,北京市要努力打造國際人才高地,實施好雛鷹人才計劃,重點支持一批30歲以下青年創新創業人才成長。要實施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人才支撐計劃,在全球范圍內拓寬人才引進渠道,集聚培養一批戰略科技人才、科技領軍人才。同時,加強和改進高校高精尖創新中心建設;加強青年企業家培訓,辦好企業家年會,著力搭建創新要素的融合與服務平臺,促進企業家與投資人、科學家等深度合作;推進國際人才社區建設,打造國際人才港。要持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,充分發揮中關村示范區改革“試驗田”作用,健全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制度,落實賦予科研機構和人員更大自主權政策,進一步深化職稱制度改革。注重培養一批愛科技、懂創新、會服務的專業化機構和人才,建設創新網絡服務平臺,培育第三方服務市場,為創新型企業全生命周期做好優質服務。
2015年實施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以來,北京已經發放國際優秀人才永久居留證1900多張,超過之前十年的辦理總量,下一步還會進一步加大發放力度,加快辦理速度。
據了解,北京從2017年推進共有產權住房政策以來,2018年就開始籌集人才共有產權房,目前‘三城一區’已經籌集人才共有產權房2190套,正在啟動對人才的專項分配。到目前為止,人才公租房分配已經達到了4.9萬套,北京市公租房已經建設籌集了20萬套,分配了17.6萬套,人才公租房的分配占到27%左右。
而北京順義區將圍繞“3+4+1”高精尖主導產業新格局,大力引進人才,并在住房保障、子女就學、配偶就業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。在住房方面,順義區未來五年將拿出2萬套住房供人才引進,進一步促進職住平衡。在子女就學方面,順義國際學校資源豐富,目前擁有頂尖國際學校11所、教育部批準設立的外籍人員子女學校3所。區政府可以根據人才的意愿和學校的招生計劃,在子女入學方面給予協調,配偶就業也將給予優先安排。順義區還建立了高管人才服務中心,成立了專門的人才服務團隊,負責了解企業的人才需求、梳理政府的人才政策、對相關政策提出完善意見、點對點服務企業等。同時,建立了人才引進“綠色通道”,為駐區企業發放工作居住證,外國人出入境服務大廳和10項特有政策也已推行近兩年。
北京市懷柔區委書記常衛表示,完善各類人才吸引政策,優化創新創業的環境,制定并落實好各類人才住房、生活服務保障等政策。目前,國際化人才社區、人才保障房、商品房配套建設正在緊鑼密鼓推進。
北京通州區今年計劃采集區內就業崗位4萬個,并計劃通過三年時間,實施5萬人次以上的各類技能人才培訓。同時,區內人才引進突破學歷職稱標尺,引才用才突出區域特色,打造副中心建設人才高地。京津冀協作方面,2018年,舉辦兩場“通武廊”人才招聘會,提供就業崗位10895個,吸引4000余人次達成就業意向;建立完善優秀杰出人才數據庫,將天津、河北兩地頒發的人才獎項納入認定標準之中,實現人才互認、政策共享。